川藏公路,自四川成都到西藏拉萨,全长2416公里。1950年4月动工修建,因公路经过冰川、森林、流沙、泥石流、地震等特殊地带,工程艰险举世闻名。2014年7月20日-26日,记者驱车从成都出发,重走川藏公路(318国道),沿途翻越二郎山、折多山、雀儿山等14座大山,跨越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帕隆藏布江、拉萨河等10多条河流。沿途路险,每日都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而64年前,修筑川藏公路同样充满波折。
1950年4月,进藏先遣部队到达甘孜,携带的粮食已经吃完。遵照毛泽东“进军西藏,不吃地方”的指示,先遣部队不得不靠挖野菜、逮麻雀、捉地老鼠充饥。
1950年10月的昌都战役,把西藏当局逼到了谈判桌前,但先遣部队的粮荒困境没有丝毫改变。李国柱是当时部队炊事班的,“在困难的时候,战士们一天只能喝4两代食粉熬成的糊糊。” 《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俗称“十七条协议”)于1951年5月23日签订后,进藏先遣部队于当年9月9日到达拉萨。由于当地既不通航又不通车,加之西藏当局不卖给军队粮食,先遣部队一直处于挨饿的状态。西藏当局的主要负责人鲁康娃放出话来:“解放军不走?饿也要把他们饿走。”
从当时的文件中,能够看出中央对于修筑康藏公路的急迫态度。《十七条协议》签订后,毛泽东发布进军《训令》,对该公路的修筑期限做出了指示:“力争于明年年底完成。” 4个月后,他不得不对这一说法做出修正:“明年修通是不可能的,也许需要两年至三年才能修通。” 1951年夏,西南军区司令员贺龙主持召开筑路会议,提出一定要在1954年把汽车开到拉萨。
这个期限被分解为几个阶段:1950年9月1日之前通车甘孜;1952年通车昌都;1953年完成400公里;1954年通车拉萨。然而,1954年在波密地段发生的超大洪灾,洪水冲毁了31.5公里的已成路基,加上半毁的部分,受影响的路段总长达50公里。在为总结这次事件而召开的嘉龙坝会议上,18军54师师长干炎林说:“共产党人说到就能做到,公路一定可以通到拉萨,但不是在1954年,而是1955年、1956年。”川藏公路自立项起,关于工期和质量之间的矛盾就不曾停止过。但军区领导仍然决定1954年要通车拉萨,“粗通也可以。”
今天,重新审视川藏公路之于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时,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政府主席洛桑江村在交通运输部西藏交通运输工作座谈会上直言,“当时,西藏与内地之间除了人走马背的茶马古道,没有一条能为进藏部队迅速提供补给的道路。川藏公路的修建,是中共中央和平解放西藏布局的一部分。”
公司地址:河北省衡水市
电话:187-3189-7611
电话:187-3189-7007
手机:13313087769
QQ:1274050236
邮箱:yahengxj@163.com
联系人:张华